“亂花錢,月光,不懂省錢......”這是很多父母眼里,90后的典型特征,事實真是如此么?調研數據給出的結果令不少人大呼意外,90后似乎遠比其父母想象得靠譜。 7月18日,中國新經濟研究院聯合支付寶發布首份《90后攢錢報告》,報告顯示, 92%的年輕人每個月都會有結余,80%的人會將結余進行理財;對比他們的余額寶和花唄則發現,90后每月在余額寶攢的錢,平均是其花唄賬單的4.5倍。此外,90后初次理財時間比父母早了10年。 結論一:92%的人每月有結余 每月余額寶攢錢是花唄賬單的4.5倍 路 90后都是月光族?實際上,92%的受訪年輕人表示,自己每月會有結余,還會把錢存起來。支付寶的數據也支持這一結論,90后平均每月余額寶攢錢數是花唄賬單的4.5倍,攢的比花的多。 支付寶表示,觀察這些同時使用花唄和余額寶的“寶唄青年”發現,他們的消費比外界想象中更為理性,九成人表示“買生活必需品外想買的東西,會充分考慮經濟狀況”。 不過,在自我增值這件事上,90后還是很舍得消費的。過去一年來,年輕人用花唄購買教育類產品和服務的金額上漲了87%。 結論二:首次理財年齡比父輩早10年 在“錢生錢”這件事上,90后比自己的父母更為積極。90后首次開始理財的年紀平均是23歲,絕大部分人會在畢業后的兩年內就接觸理財。這相比自己父母第一次接觸理財的年紀早了整整10年。 余額寶數據顯示,90后人約月轉入余額寶高達8次,平均比自己的父輩高2次,月均存錢也比父母平均多出1000元。隨時有錢隨時理財是他們的習慣。 不僅理財,他們的保障意識也比父輩超前。有超98%的“寶唄青年”都加入了大病互助計劃相互寶,很有保障意識。為父母加入相互寶的用戶中超70%是90后,“老年版相互寶”用戶中也有超過半數都是80后、90后子女幫助加入。 結論三:90后算得精 90%的人用花唄竟是為了省錢 路 總被認為鋪張的90后們其實頗為精打細算。 調研顯示,90%的90后使用花唄并非因為想要提前消費,而是因為希望“省錢”和“占便宜”。有大量用戶在受訪時表示“自己先用花唄額度消費,把自己的錢先存起來,這樣可以多賺一個月的利息”。 有網友表示,難怪90后會因為“心疼8塊錢的郵費、15塊錢的會員”上熱搜,看來賬算得很精明。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長、研究員何建華表示,90后是互聯網的原住民,也是成長于中國經濟騰飛的一代,因此他們對消費和理財的接觸都比父母輩要超前。再加上這代年輕人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和自我保障意識,精打細算、早早理財都是在為未來過好生活做足準備。 |
如需辦理POS機請添加微信:18910340839 歡迎你的來電交流!關于:支付寶《90后攢錢報告》來了!90后初次理財比父母早了10年的信息,請撥打免費電話:4008-118-928 進行溝通咨詢!